2015年5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一輛公交連撞前車后,沖破地鐵圍擋,側翻進基坑,致5人受傷。事后,幾個部門針對事故原因竟出現了三種說法:1. 避讓一輛同向行駛的小車;2. 駕駛員在停站下客時擅自接聽電話;3. 事故原因系剎車失靈。事情直至5月22日晚,南昌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聲明稱:“我司在第一時間調取并修復了車載3G視頻監控,視頻監控中完整清晰地再現了事故發生的全過程。經調查認證,該事故的發生是因駕駛員在停站下客時擅自接聽電話,嚴重違反駕駛規范操作流程,導致公交車與前方車輛發生碰撞……”試想,如果不是公交車上裝了車載3G視頻監控,這件事的原因就很難扯清了。
城市公共交通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出行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是交通運輸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運行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行業健康發展,保證城市公共交通平穩有序運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文明、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出行權益至關重要。然而,公交車在管理上一直存在難點,如果能把這些問題解決,必將極大的促進公交智能化發展。
甲天行智能公交車北斗/GPS車輛管理系統是為了解決公交行業傳統的人工調度管理模式而推出的電子化監控調度管理系統,通過應用本系統,全面實現公交行業業務的電子化管理。系統由三部分組成:車載終端設備、傳輸網絡和中心管理系統。
車載終端設備包括MDVR錄像機、攝像機、自動報站器、SOS報警按鈕、客流統計儀、其他配套外設等。主要是進行視頻、圖片、GPS信息等數據的采集;傳輸網絡包含無線移動通信傳輸鏈路和固網專線傳輸鏈路兩部分,通信基站接收到來自前端公交車的數據信息之后,經網關送入固網專線,供監控中心使用;中心管理系統是本系統核心所在,是執行日常監控、公交調度、應急指揮的場所。中心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絡實現控制車載前端系統,實現視音頻監控、GPS定位、車輛線路管理、車輛調度、語音對講、報警處理等功能。
甲天行智能公交車北斗/GPS車輛管理系統通過車載終端設備,實時了解路面車況、人流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發送到公交車調度監控中心,經過中心合理的配置公交資源,達到方便市民出行的目的;同時車內配置的其他終端設備能實時監控車內狀況,為突發意外的解決提供了便利。
實時定位、調度
全球北斗/GPS雙模定位系統,24小時跟蹤鎖定車輛位置、時速、載客狀況,優化調度,充分利用公交企業車輛資源。
視頻監控
采用H.264 視頻壓縮技術,實現最大6 路視頻和2 路音頻監控,通過3G 無線網絡可以實時傳輸監控視頻,實時上傳抓拍和報警圖片,定時記錄、事件記錄,報警記錄功能,圖像分辨率D1/CIF。
進出公交站,自動語音播報站名,提醒乘客乘車安全。
免提實時通話
電話呼入自動接聽,進入免提狀態,實現監控中心對駕駛員喊話調配功能,通話結束后自動掛機,進入GPS監控模式。
可連接出租車計價器,公交車刷卡器,RFID 讀卡器等,乘客上車刷卡,不用自備零錢,公交服務中心及時了解車輛載客情況。
行車軌跡存儲及回放
車輛的行車軌跡最長可保存12個月,車輛監控中心可隨時抽查這12個月內的行車記錄,為貨運調度和上層決策提供參考;同時,也能為事故發生時,分析疑點降低難度。
具備多種報警方式,超載、超速、超時報警、偏離預設路線報警、超區域行駛報警、SOS聯動緊急報警、停車報警、防盜報警等全方面報警模式。
油耗檢測及統計分析
通過油耗檢測器,實時檢測剩余油量和油耗情況,生成里程、油耗對應表,防止駕駛員偷油和虛報賬目。
方案特點
公交邁向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公共交通管理部門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升行業管理水平。按照智能化、綜合化、人性化的要求,推進信息技術在公共交通運營管理、服務監管和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甲天行設計的公交監控管理系統完全符合時代要求,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不僅優化公交車資源配置,減少乘客等車時間,提高載客率,車內 視頻的監控更為減少車內違法事件,約束不良行為,規范及制約司機中飽私囊起到了很大幫助,同時也為為解決車內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當 公交車上發生盜竊、搶劫或自燃等緊急事件時,緊急報警按鈕起到快速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作用。